我为黑龙江打造龙江养老大省
献 计 献 策
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养老已成为国家战略,人口老龄化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1.老年人口增长快、规模大;高龄、失能老人增长快,社会负担重;2.农村老龄问题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独居化加速。从国际上看,西方发达国家比我们早4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人口老龄化会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由于患病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的特殊生理和医疗需求,会加大医疗支出,增加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比例。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精神,现就我省加快发展医养服务产业提出以下建议:
1.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满足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规范发展秩序,健全服务体系,增加养老供给,形成“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协力推动、加快发展与监管规范双管齐下、服务项目与服务产品共同繁荣”的新格局,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医疗服务需求。
2.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健全养老市场服务体系,使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根据实际,逐步提高失能护理床位在社会养老床位总量中的比重,基本满足全省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刚性需求;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努力增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量,全面推进社区和家庭养老服务 在社区建立生活照料中心、医疗护理中心、老年教育中心、健身娱乐中心、老年产品和紧急救援服务站。
3.对民办养老机构要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培养、管理监督。号召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支持和鼓励社会人士积极参与养老服务,进一步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
4.加强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社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套建设统筹考虑、合理规划、整体设置,按标准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如社区健康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托老所等;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要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依托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充分利用农家大院、农村社区等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养老公共服务设施。 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化,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要全面向老年人开放。
5.全省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养产业市场,采取补助投资、贷款贴息、运营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个人利用家庭资源就近就便开展为老服务。支持和鼓励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向社区老年人延伸服务。倡导邻里相助、结对帮扶和养老服务志愿活动,探索建立健康老人参与志愿互助服务的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建立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与中心敬老院联合运营、乡村社区服务站与五保家园有效整合的发展模式,探索和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帮助农村孤寡、贫困和失能老年人解决养老困难,推广农村赡养老年人协议制度。鼓励村民自治组织、医院、学校和老年协会等积极开展农村老年人家庭进门入户服务,引导城市养老服务实体建立对口帮扶协作机制,采取提供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6.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要积极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面向社区养老机构和家庭养老进行远程医疗服务。推进医疗资源转型改造,逐步将闲置医疗资源转型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调整全省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将养老机构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按照“卫生准入、民政扶持、医保定点”的方式,支持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内设一级以上诊疗机构,符合条件的要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范围。
7.依托区域性医疗服务资源,鼓励、吸引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出台“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建设标准、服务规范等地方标准、社会团体标准和联盟标准,实施管理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等级目录并定期向社会公布。
8.根据我省自然环境条件,大力发展养老旅游业,如伊春森林面积400公顷,世界70%红松在中国,中国70%红松在伊春。伊春大森林中分布着大小702条河流,伊春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到2.7万个,夏季更是高达3.6万个,负氧离子含量全国名列前茅。打造伊春森林氧吧生态养老旅游,养老旅居。
据省民政厅统计,2016年共吸引近200万外省老人来龙江休闲养老,并有上万名俄罗斯候鸟老人来栖息。龙江林产品也很丰富:如红松子,蓝莓,黄大豆,黑木耳,绿色食品、特色北药,这些天然的绿色资源都是我们龙江黑土地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利用好,打造我们龙江的特色。
9.要结合我们省大农垦、大林业、矿区城市和边境城市的特点,选择有代表性的部分市、县,设立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和特色功能区,有针对性地开展医养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财政、金融、保险、用地、税费、人才及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允许试点市、县在公办养老机构改制、利用农村未承包的集体所有资源建设养老基地、培育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优待政策。鼓励和引导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积极投入到养老服务业中去。依托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优待服务。繁荣养老服务和养老产品消费市场。引导养老服务企业和机构优先满足老年人基本服务需求,重点扶持以老年生活照料、老年产品用品、老年健康服务、老年文化教育、老年体育健身、老年休闲旅游、老年金融服务、老年宜居住宅等为主的养老服务业发展。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养老产业,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养老产业集群。鼓励养老服务上下游行业拓展养老服务业态。提高老年人消费能力。
建立社会工作者人才引入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养老服务行业中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建立为老年人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培育发展养老服务行业协会、老年产业协会、养老从业人员协会、老年医养专业研究会等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其开展相关业务,发挥其在行业自律、监督评估、沟通协调、服务中介、风险分担等方面的作用。支持发展各类为老服务志愿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发挥老年群众组织在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服务社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10.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医养产业创新模式,以数字化养老服务、健康管理为核心,为社区养老和家庭养老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养老服务和医养服务。互联网已成为可以对全产业链各要素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医养,特别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远程健康服务和生活服务、智慧养老服务等,能够促进医养产业的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及商业模式的变革,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医养服务和产品。“医养结合”,核心价值是健康管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化健康管理可以为老人提供实时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大缓解“医养结合”过程中医护人员不足、医疗资源过度使用等现象,并极大地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有效实现。
总之,要加强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强化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观念和思想准备,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养老服务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和具有黑龙江特色的现代和谐养老文化。充分发挥医养专业委员会的政府指导功能,引导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相结合,为黑龙江省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生活养老多作贡献。
黑龙江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医养专业委员会窦昌华
20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