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防食物中毒 一些老年人有留隔夜菜的习惯,然而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非常容易腐败变质,若保存不当,进食后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
不宜进食冰冷食物 老年人的脾胃消化以及吸收能力正在逐步退化,冰冷食物易伤脾胃,影响食欲,甚至可能导致胃肠功能混乱。尤其是饭后和运动后,切勿立刻进食冰冷食物。人体血液大多集中于胃等消化器官,胃肠活动相对活跃,如果此时吃冷饮,胃壁粘膜血管相应收缩,消化腺分泌减少,消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导致细菌繁殖,引起肠炎等肠道疾病。
饮食适量勿过饱 中医认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所以在炎夏饥渴难耐之时,更应缓缓进食。另外在没有食欲的情况下,也不能勉强进食,过分强食。因此饮食应以适量为宜。过饥,则摄食不足,从而导致气血不足,引起形体倦怠消瘦,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症;过饱,会超过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导致饮食阻滞,出现厌食、吐泻等食伤脾胃之病。
宜少吃甜食 很多老年人在夏季会出现吃甜食较多的情况,例如一些冰淇淋或者是降暑的饮品。如果老年人吃了太多的甜食,就容易出现上火的情况,并且也会影响脾胃功能,最终出现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的情况。此外,老年人如果吃了太多的甜食,那么糖分并不能够完全被身体吸收,反而会储存在身体之中,从而出现肥胖的情况。随之而来的就是血脂上升,心肺功能下降等状况。
应及时补充水分及盐分 补充水分是进行保健的基础,须知,人体每天至少要摄取2500毫升的水分,这样体内多余的废弃物以及毒素才能够排出体外。并且夏季的餐桌上,食物的味道应该稍微咸一些,这样能够有效补充由于身体出汗所流失的盐分。但也不能够太咸,太咸易导致肾脏功能减弱,造成高血压或者是心力衰竭的情况。
|